从兰州沿连霍高速向西北进发,一路远眺祁连山脉的冰川雪线,穿越乌鞘岭隧道群,便来到位于河西走廊东大门的甘肃武威。这个因彰显大汉帝国武功军威而命名的“五凉古都”,不仅是“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要冲,也是沟通西域、往来商旅不绝的丝路明珠。它亦是千百年来诗人墨客笔下雄浑苍凉的诗意凉州,名满天下的还有一座铜奔马——作为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武威又被誉为“天马故里”。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进入新时代,武威市时刻牢记习殷殷嘱托,勇担职责使命,拓宽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新优势,聚力打造武威工业园区、红沙岗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武威国际陆港、重离子康养产业园、文化旅游大景区“五个增长极”,努力形成“两擎牵引、五极迸发”的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格局,大力培育“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加速崛起,奶产业集群成势,食品制造业扩量增效,新材料产业迭代升级。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迈出坚实步伐、焕发勃勃生机。
巍巍祁连山峰顶白雪皑皑,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红柳、梭梭、沙枣等草木蓬勃生长,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如今一片绿意葱茏;在民勤县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只见碧波荡漾、水鸟翔集,生态的好转让这里成为众多鸟类栖息的天堂,吸引不少人前来观鸟和摄影;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冰沟河森林公园,牛羊马匹如珍珠般散落草原,世外桃源般的景致让游客连连赞叹。
如今行走在武威大地,既能领略到雪山冰川、大漠戈壁、森林草原交织的独有壮丽风光,也能见证一个个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用当代愚公精神把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好生态并非天赐,如今的绿染山川得来尤为不易。北依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武威,是捍卫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武威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同风沙抗衡的斗争史。
站在“国之大者”“民之盼者”的高度,扛牢生态报国的重任。近年来,武威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全民参与大规模开展防沙治沙和绿地倍增行动,誓把黄沙漫漫变成绿水青山。春天植树、秋天压沙,每年持续开展的大规模义务压沙行动,已成为了武威人的共同使命和行动自觉。
牢记习“确保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的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嘱托,民勤县锲而不舍开展防沙治沙行动,成功阻击了两大沙漠合拢,嬗变成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塞上绿洲”。
“我们让风沙带往后退了30多公里,让10多万亩土地实现了复耕。”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骄傲地向记者介绍。42年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接力奋斗,从沙漠中抢绿,完成治沙造林30多万亩,管护风沙育林草面积44.93万亩,在腾格里沙漠建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在武威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武威完成治沙250.5万亩、人工造林348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升到19%,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碧波重现,被授予“省级森林城市”称号,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水平发展互促共赢的创新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好了,还要进一步建设好美丽家园。近年来,武威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五年活动,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大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力度,切实让村庄美起来、绿起来、亮起来。今年创建乡村建设示范村169个,建成乡村森林小游园102个、乡村绿化示范村23个,创建国家森林乡村11个,一个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村庄构成了一幅陇原美丽乡村画卷。
戴着黄色智能“耳环”,吃着精心搭配的营养餐,享受自动喷淋洗澡和挤奶……在位于古浪县西靖镇的甘肃峰伟宝农牧有限公司,先进的饲养技术让荷斯坦奶牛生活得惬意十足。
2020年落户古浪的峰伟宝农牧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有力带动了周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该公司负责人王家伟介绍:“选择在此建场,就是看中了古浪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丰富的饲草资源,很适合奶牛的养殖。”
武威地处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抢抓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奶业振兴行动的重大机遇,武威市出台奶产业九条扶持政策,锚定“百亿级”目标,打造甘肃乳都和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伊利等龙头加工公司为链主,以古浪县黄花滩、凉州区邓湖、民勤县南湖连片奶牛养殖基地等为一体的“1+6+N”的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吸引嘉立荷、优然等奶牛养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投资建设牧场。目前,武威奶牛存栏超过10万头,鲜奶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牛”劲儿十足,成为武威市最具竞争力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同样也是武威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无数光伏发电板组成的阵列在沙漠中汇成蓝色的海洋,发电板下种有既能改良土壤又是优质饲草的四翅滨藜,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实现向沙漠要效益一举多得。目前园区已吸引11家光伏企业入驻,建成后年发电量260.25亿千瓦时,年可实现产值75亿元。
九墩滩只是武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威抢抓“双碳”和国家规划布局腾格里沙漠大型风光电基地机遇,打造风电、光伏发电产业集群创新高地。全市规划风光电可开发容量1.2亿千瓦,风光电建成及在建规模达到975万千瓦,新能源产业加速崛起。一排排蔚为壮观的风电机阵列、一片片熠熠生辉的光伏板、一个个接踵推进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正积聚成推动武威经济高水平发展的磅礴动能。
农业产业发展直接关乎GDP的增速和成色。着力做优现代农业,武威深度构建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围绕“土特产”大文章,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持续做大做强牛羊猪禽果菜菌草“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全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食品制造业全产业链产值162亿元。全市奶牛、羊、猪、禽存栏量和设施蔬菜、食用菌、藜麦产量均列全省第一位,农业增加值连续9年保持全省第一。
“列入人生清单,喜欢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宝子们一定要去!”在小红书上,武威成为不少博主向网友推荐的宝藏旅游地。被著名学者余秋雨评价为“极为传奇的文化城市”的武威,以其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光,正成为慢慢的变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世人未必知武威,但无人不识“凉州词”。一曲“凉州词”、一座铜奔马,成为武威闻名遐迩的文化IP。
“武威的文化资源能够说是独一无二。”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魏红霞和记者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天马文化、五凉文化、边塞文化和西夏文化在武威交融形成,“陇右学宫之冠”文庙、“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稀世珍宝“活字典”西夏碑等重量级文化遗产星罗棋布,凉州贤孝、武威宝卷、凉州攻鼓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造就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风骨和神韵。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厚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和迥异多彩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武威在做好传承保护的基础上,以“大资源”观、“大产业”观谋划文旅产业,着力培育历史背景和文化游、绿色生态游、乡村体验游、运动康养游、科普研学游等特色旅游,实施汉唐天马城、凉州十七巷等重大文旅项目,不断擦亮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和“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的金字招牌。
借势“5·19中国旅游日”甘肃省分会场活动主题日,迎来60万人次游客,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26亿元;邀请“东方甄选”团队直播带货,参加“YU见甘肃——2023甘肃文旅抖音生态大会”,向全国观众推介武威;创新汉服快闪、水舞灯光秀、沉浸式演艺等形式,推出铜奔马、鸠鸟等文创产品,带来更丰富的旅游体验,让“天马行空·自在武威”文化旅游品牌渐行渐响。
同时,武威将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农耕文化弘扬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通过“非遗+文创+展销+乡村旅游”等多种途径,在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带动300余名当地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将“沙漠文化”“红色资源”“生态保护”“特色种养”等融入乡村建设,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成功打响了凉州区蜻蜓村、民勤县红旗谷等乡村旅游品牌。天祝县天堂镇天堂村和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等4个村进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标杆。凉州文化游、民勤沙漠游、古浪红色游、天祝藏乡游……丰富的全域旅游业态迸发新活力。
让公共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武威近年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和文化精品打造工程,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投用,建成107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书香武威”品牌打造持续推进,民间文艺大赛、万人吟诵凉州词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四届凉州文化论坛、常态化举办凉州讲坛,《梦幻凉州》《天马行》等大型历史情景歌舞剧成功上演,纪录片《梦幻凉州》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创作电影《八步沙》、电视剧《绿色誓言》等一批文艺精品,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激发。此外,武威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德润武威”道德实践活动和“最美武威人”评选活动,让文明风尚蔚然成风、浸润人心。
走进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只见一座座漂亮的民居绿树环绕,“一老一幼”关爱服务中心内一片欢声笑语,现代寒旱农业示范基地的大棚里各种蔬菜长势喜人,现代养殖产业园的羊舍中羊儿正悠闲进食……村里村外到处呈现勃勃生机。
富民新村是古浪县南部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的新家园之一。2012年起,古浪县持续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6.24万群众搬出“穷沟沟”,迈向新生活。
“以前种小麦是看天吃饭,现在种了一棚辣椒加两棚人参果,年收入四五万元,是以前的好几倍。”在棚里忙碌的村民何振刚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的他干劲儿十足,“明年还想再多种两个棚。”
让搬下来的群众能就业、有钱赚,在移民新村建设伊始,古浪县就对移民安置点实行产业规划,安排帮扶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富民新村打出了“日光温室精细果蔬+舍饲牛羊养殖+大田饲草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建成日光温室422座、养殖暖棚940座。现代寒旱农业产业园、越海农业现代智能玻璃温室相继落地投产,以串收番茄、古浪香瓜等为主的优质果蔬产销两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月收入四五千元。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抱团发展,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2022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868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90万元。”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说,富民新村还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建成基层民主协商试点,引导群众热情参加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不仅在富民新村,今年以来,古浪县持续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出台农业产业奖补和“羊十条”政策,筹资1.3亿元扶持群众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新建养殖暖棚6534座、日光温室1214座。全县蔬菜产量达到66万吨,畜禽存栏量达到648万头只,其中羊存栏量340万只,连续3年稳居全省第一,全县养羊农户超2万户,养羊户平均年收益可达10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武威市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红色引擎”,大力推行“支部领办产业、书记领办项目、党员领办任务”三项计划,引领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富民产业持续培育壮大,全市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达到21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7046家,实现了每个主导产业都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带动、都有农户深度参与,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联农带农机制。
武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长禄介绍,武威市充分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培树了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富民新村”模式、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上庄村”模式、党建引领乡风文明的“红旗村”模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德吉新村”模式。同时实施党员先锋引领工程和基层党建“十百千”工程,形成了抓典型促引领、抓示范带全局的良好局面。
天马飞驰新凉州。新时代的武威正努力构筑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桥头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武威新篇章。